你當前所在的位置: 網站首頁? >?新聞動態
化肥行業下一站 互聯網+農化服務
如今,農化服務又成了競爭中##能顯現優勢的一大籌碼。尤其是站在農資電商正顛覆傳統分銷模式的風口,搭上“互聯網+”時代列車的農化服務正逐漸受到各大肥企的##。
服務成競爭主力
好的產品不僅要有過硬的質量,還要有細微周到的服務。我國已經開始從調整農產品收購價入手推動農村土地流轉,通過對化肥增收增值稅推動產業升級,進而減少化肥使用量,肥料產品銷售市場的競爭將越來越激烈。由于目前各企業所提供產品的核心技術和有形配方在層次上趨同,農化服務隨即成了企業提高品牌影響力、實現利潤的關鍵。
從狹義上講,農化服務就是企業生產農資產品,并指導農民使用;而從廣義上講,農化服務是農業的社會化服務,包括水利、氣象、種子、化肥、農藥、農機等方面的服務工作。
李光表示:“人們對農資行業的認識越來越深刻,農用肥料不再是簡單的產品提供,也不是炒概念、忽悠就可以控制市場,還需要提供更多相關的技術支持,如測土配方、栽培技術、植物營養知識培訓、病蟲害防治、生理病害救治等,服務內容越來越廣泛,越來越細致。農化服務正逐步成為上至##相關部門、下到零售商都關注的熱點,自然而然也成為了化肥企業未來追逐的一個重點?!?/div>
安徽省化肥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夏英彪建議:“根據##2020年化肥使用零增長的目標,應構建以化肥企業為主的從供肥、施肥、植保技術、研發、信息、培訓等方面為農民提供##配套##化服務的鏈條;做好測土施肥,為農業提供更多既省工又##的新型肥料,提高化肥使用效率。此外,肥企要認真配合地方政府及環保部門,介入到土壤修復工程中,這是生態******工程的重要內容?!?/div>
“農化服務不僅要服務農戶,還要服務作物,農化服務的核心競爭力應該是經營土地的能力?!鄙綎|紅日阿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農技師李曉杰介紹說,具體而言就是先把某種作物鉆研透徹,整理出一整套的作物種植解決方案,包括病蟲害防治和水肥管理,再精深一點甚至可以包括土地改良、測土配方、葉面診斷等。
農資電商崛起
與此同時,農資電商在近兩年如雨后春筍般涌現,受到越來越多的企業、經銷商以及農民的關注。
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、政府的政策導向,都為農業的“互聯網+”帶來了無限可能,而互聯網+農業的新模式也勢必為農業創新和創新2.0時代下的“新農人”創業打開巨大空間。 據北京大美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程彥亭介紹:“農資電商的目的是通過流程再造,縮短通道長度,##限度地降低流通成本,以實現農戶、農業、農資各主體的經濟價值##化。廠家、農戶是產品的供方和需方,構成穩固的兩端,中間環節必將會是被電商改造的群體?!彼A測,農資電商市場發展的潛力巨大,到2019年,國內農資市場規模將達到18000億元,而農資電商市場規模也將達到2000億元。
目前,農資電商主要有3種模式:一是自建平臺,具有備貨、配送、服務等功能,但產品較為單一;二是O2O,即把電商作為管理工具,線下搬到線上,需要強化服務,這種模式難度小、可行性高,但對企業的增值效果有限;三是與平臺合作,如金正大先是上線云農場,后又轉向京東開店,新洋豐也在淘寶開了店。
農資電商或者說互聯網+農資是否會對線下渠道全盤替代?李光給予了否定:“##,農資電商不是簡單地將線下交易搬到線上,‘互聯網+’理論上不增加消費,只是改變了消費方式,同時提高第三產業所占GDP份額,這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投入,與其說是發展農村電商,不如說建設發展農資互聯網;第二,農資電商不解決##產業升級換代,化肥企業要集中精力做產品開發和布局,在形式上實踐農資電商的同時也要做好線下銷售,農資電商不會##替代線下銷售;第三,電商不是簡單地通過簡化銷售中間環節,降低銷售成本,進而降低農資產品價格?!?/div>
不少業內人士認為,農資電商實際上仍處于摸索前進階段。由于農村市場的特殊性,決定了農資電商仍然面臨著一些問題,如銷售模式與購買方式的轉變、信息基礎設施不完善、物流配送體系限制等。
程彥亭指出,農資各產品的特性不一、用戶對產品的核心需求不能被滿足,是農資電商發展緩慢的另一原因。比如種子需要收成保障、農藥需要技術指導、化肥體大量小難以配送等。
二者結合促行業發展
因此,有業內人士指出,只有將互聯網和農化服務有機結合,做到線下、線上農化服務配合協調發展,加強農化服務網絡建設,構建農化服務體系,才能保障農資電商快速、健康發展。
蘇州邀久邀互聯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高軍表示,未來的互聯網+農資不一定是單一的農資銷售和植保服務,還可服務于農業規模種植、養殖的金融服務。只有這樣,##終才有可能步步為營構建鏈接資本市場與農業、農資企業與農業、農產品與市場的橋梁。
傳統的農化服務是肥料企業管施肥、農藥企業管打藥,但是生產一線的技術問題是復雜甚至交叉的,傳統的方式有時不能##解決農戶關心的技術問題。而且,以貼海報、發傳單、掛橫幅、開農民宣講會等為主要方式的傳統服務模式并不##適用于互聯網的大數據背景中。
“傳統的農化服務很多不能切中農民的現實需求,更多的成為企業的一種銷售手段,淪為假把式。根據行業特點,農化服務是農資電商發展的薄弱環節,需要做的是如何借助互聯網做農化服務,以完成行業電商化的初始積累?!?中鹽安徽紅四方股份有限公司農化專家丁文金表示,傳統單一的農化服務形式已經無法滿足種植戶的多層次需求,面對這種弊端,“互聯網+”則充分利用網絡優勢,不但拉近了與用戶之間的距離,服務模式也更加靈活多樣,互聯網+農化服務將從服務內容、服務形式及服務體系上更加貼近農業生產。
“未來的競爭不是企業與企業的競爭,彼此競爭的企業也可以在業務上合作?!倍∥慕鸨硎?,比如全套作物解決方案,就需要不同農資產品企業之間進行橫向協作、聯合營銷,以更新的觀念開放合作。如殺蟲劑、******調節劑企業合作,將產品組合打包,通過種植解決方案配套、農化服務渠道共享、媒體資源借用、聯合營銷等方式,共同打造一個互利共生的商業生態系統。
此外,農資電商想要在眾多電商平臺中脫穎而出,就要在物流和農化服務等環節上下功夫,特別是農化服務。農一網、云農場等正是通過在基層設立服務站,由服務站幫助農民下單,并由就近的經銷商配送、服務,幫助用戶解決農資電商“##一公里”的難題。
上一篇:營養助長肥 30-8-12-TE
下一篇:化肥、農藥零增長支持政策